2023 .02 .06
在春節這個喜慶團圓的日子里,很多人避免不了要大吃大喝一番,卻沒想到牙齒也會累出病,春節最忙的是它,最累的也是它。牙醫表示:春節期間過度用牙,很容易患上“節后牙齒綜合癥”!春節過后,你的牙齒還好嗎?
1.牙齦紅腫出血癥狀:牙齦紅腫,伴隨疼痛、出血等癥狀。原因:和口腔疾病有關,如牙周病、牙齦炎等,也可能是剔牙時弄傷了牙齦 、硬食物刺傷。解決辦法:若情況嚴重則需到口腔機構進行治療,若不嚴重,可自己在家用溫水刷牙、使用愛也環保懷地黃漱口水漱口緩解。
2.牙齒酸痛癥狀:牙齒酸軟無力,間歇性疼痛,遇到冷熱刺激尤其嚴重。原因:急性牙髓炎或中晚期牙周炎導致,多見于齲齒未及時處理或牙齦萎縮嚴重引起。解決辦法:可暫時吃點止痛藥,但還是需要及時去口腔機構進行系統性治療,平時注意口腔衛生。
3.牙齒發黃發黑癥狀:牙齒表面顏色變黃色或變黑色。原因:經常抽煙、喝酒、喝咖啡、喝可樂、飲濃茶等。解決辦法:外源性色素沉著可前往口腔機構進行洗牙,也可以選擇冷光美白等方式。
4.牙齒松動癥狀:牙齒松動搖晃,吃飯困難,可能伴隨牙疼癥狀。原因:多數松動牙由牙周炎引起,也可能是由于佩戴掛鉤假牙、咬...
2023 .01 .16
圓桌共食,觥籌交錯,熱鬧又喜慶,這是國人的傳統飲食習慣。若是提出要分餐,會有人覺得太生分了;一談起用公筷,又有人覺得矯情、太麻煩了。 可問題就在于筷子一端連著我們的嘴巴,另一端連著并非全是美味佳肴,還可能是各類病毒、疾病。“口水菜”正在污染著人們的舌頭。
世衛組織統計,食源性疾患的發病率居各類疾病總發病率前列,而在疾病的各類傳播途徑中:唾液是最主要的途徑之一。
不用公筷下的傳染病,頭號選手:幽門螺桿菌!
幽門螺桿菌是目前唯一能夠胃里存活的微生物種類,也是世界上人群感染率最高的細菌之一,它被世界衛生組織定為I類致癌物。
幽門螺桿菌感染更是我國胃癌高發的主要誘因,根據2020年中國最新數據,胃癌...
2022 .12 .16
正常人的腸道里每天都會產生大約7—10升的氣體,這些氣體大多都被人體重新吸收
只有少部分會以打嗝或放屁的形式從體內排出。一般每天這樣的事會發生10—18次
如腸道里產生的氣體太多或者是通道不那么順暢,排氣的次數太少或沒有排氣,就會形成脹氣。
但對于一些人來說,腹脹并不僅僅是一時不舒服而是一種長期的感受,不論吃多少,胃或腹部還是會感到脹痛,那就有可能是以下的原因:
1、大量吞入氣體
大量飲水或飲料時,易吞入空氣。精神因素或某些胃腸道疾病使唾液增加時也可隨唾液吞入較多氣體。
?2、消化不良
含纖維素較多的食物可增加腸腔容量并影響正常蠕動產生腹脹,長期應用廣譜抗菌素,可抑制腸道正常菌群而致食物發酵產生氣體。
3、幽門螺桿菌感染
幽門螺桿菌是胃癌的 1 類致癌因素,也是很多胃病的罪魁禍首,感染幽門螺桿菌通常有以下的癥狀:
腹部疼痛或灼痛
空腹時胃痛加劇
惡心
食欲不振
經常打嗝
腹脹
無意識的體重減輕
腸道排空障礙
腸梗阻或腸壁張力減弱時,腸道內可積聚過量氣體和液體。有些胃腸道腫瘤或腹腔手術并發癥會引起腸梗阻,需要...
2022 .12 .16
智齒作為人體最“無用”的器官,以千奇百怪的萌出位置和形狀長在口腔中,不僅會突然發炎引起疼痛,還可能危及鄰牙,提起智齒,“拔不拔”應該是大家爭論最多的話題!
出現智齒時,要及時到正規口腔機構就醫,根據醫生的判斷來決定。并不是所有的智齒都需要拔除,但是以下這6種情況建議拔。
1.被“蟲蛀”的智齒
當智齒成為齲齒,若不及時拔除,則可能導致蛀洞越來越深,在勞累、著急、上火或抵抗力下降,局部細菌毒力增強時,會引起智齒冠周炎的急性發作,又腫又痛。如果牙齒出現比較深的蛀牙,特別是需要根管治療的,建議直接拔掉。
2.擠壓鄰牙的智齒
如果發現智齒和相鄰的恒牙擠著生長,最好拔掉,否則會造成恒牙不易清潔,當生長空間不足時,會出現嚴重的牙齦腫脹,使勁頂住相鄰的牙齒繼續生長,導致前牙歪斜、排列擁擠,牙列不齊,損害顏值。如果生長空間不足,智齒會使勁頂住相鄰的牙齒繼續生長,可能導致兩顆牙齒都保不住。
3.腫脹、有疼痛感的智齒
若在智齒萌發時感覺到腫脹、疼痛感,拔掉是最好的選擇。
4.阻生智齒
阻生智齒通常埋在齒槽骨的里面,...
2022 .12 .12
幽門螺旋桿菌在我國的平均感染率為59%,它是明確的人類致癌物,治療時需用四聯根除方案,在實際治療過程中,往往有一些人根除2到3次還是無法根除成功,為什么幽門螺旋桿菌這么難治呢?
1耐藥原因,隨著幽門螺桿菌基因突變,其對于許多抗菌素類藥物都產生耐藥,其中克拉霉素、左氧氟沙星是常用的抗生素。目前研究表明 Hp 原發耐藥率克拉霉素為20%~50%,左氧氟沙星為20%~50%。
2.治療原因,因為幽門螺桿菌感染與許多常規消化道疾病存在有共同病癥表現,一旦出現漏診、誤診等情況會造成病情反復發作,難以治愈等現象
3.沒規范吃藥,根除幽門螺桿菌藥吃四種藥,早晚各吃一次,連續吃14天,不能因為副作用等原因自行減少藥量或或間隔吃藥時,會增加抗藥性。會導致治療不徹底
注意事項:
1.幽門螺旋桿菌極易在家庭成員之間交叉感染。家庭當中一人感染建議全家都需要檢測,檢測陽性的需要同時治療。
2.改變不良生活習慣。比如戒煙、戒酒、根除期間不要暴飲暴食、少在外面聚餐。家庭實行分餐制,使用公筷,餐具要消毒。不飲生水,不吃生食,飯前便后洗手,適當運動,提高機體免疫力。
3.重視用藥規...
2022 .12 .12
聽說幽門螺旋桿菌可以在家庭成員之間傳染,我家大人有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小孩子怎么辦???需要帶到醫院一起檢查和治療嗎?出現什么情況需要治療呢?”經常有家長焦慮地問到這樣的問題。最近的一項研究表明幽門螺旋桿菌中國7-12歲學齡兒童的患病率多年來感染率一直居高不下,已經達到了24.1%。不過,家里大人確診幽門螺旋桿菌感染了,兒童并不一定需要檢測幽門螺旋桿菌。出現以下癥狀的患兒需要進行幽門螺旋桿菌檢測:1、已確診為胃或十二指腸潰瘍的患兒;2、胃黏膜相關淋巴組織淋巴瘤;3、慢性胃炎;4、一級親屬患有胃癌的兒童;5、已排除其他原因的難治性缺鐵性貧血;6、計劃長期服用非甾體抗炎藥,包括低劑量的阿司匹林。必須引起患兒家長注意的是,雖然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是導致消化性潰瘍和胃癌的重要病因。但與成人不同的是,兒童和青少年感染者很少會發生這些嚴重的并發癥,絕大多數兒童感染者并不會出現胃黏膜炎癥的癥狀。
2022 .12 .09
如果您長期感覺胃部不適、胃脹、胃痛、胃酸、口腔異味,可能是感染了幽門螺桿菌?,F代醫學研究表明,幽門螺桿菌( Hp )是消化性潰瘍(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和慢性活動性胃炎的罪魁禍首,也是世界衛生組織認定的胃癌第一類致癌原,約90%以上的十二指腸潰瘍和70%以上的胃潰瘍存在 Hp 感染;約60%以上的慢性胃炎患者存在幽門螺旋桿菌( Hp )感染。1.口氣重感染幽門螺桿菌后可導致口氣重,不無論如何清潔都無法祛除。還有一些患者會出現口腔潰瘍。2.反酸燒心暖氣感染幽門螺桿菌后可導致消化不良及食欲減退,常出現反酸、燒心及食后上腹部飽脹等癥狀。
3.癌變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者患胃癌的幾率,是未患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者的四倍。4.上腹痛幽門螺桿菌通過所分泌的細胞毒素和蛋白水解酶來損傷胃腸黏膜,進而出現炎癥甚至潰瘍。怎么知道自己有沒有幽門螺旋菌感染?臨床上最推薦的方法是尿素呼氣試驗。包括碳13和碳14。檢測準確性高、操作方便。治療:
15-20%的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者會發生消化道潰瘍,約1%的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者會發生胃癌。醫學專家指出:及時地診斷并根...
2022 .12 .09
感染HPV一定會得宮頸癌嗎?不是哦,并不是說感染了HPV一定會得宮頸癌,只有持續感染高危型號的HPV才有可能得宮頸癌,所以應及時了解HPV感染后的早期癥狀,才能避免后期持續感染女生感染HPV早期癥狀主要有以下三點:1、白帶異常白帶增多,水樣白帶,時間久了還會有白帶米泔樣,血樣白帶,伴隨著濃烈的腥臭味。2、陰部異常出血,主要是接觸出血,不規則陰道出血,一般之性生活后或者大便后,出現的出血癥狀。3、外陰疣體要是持續性的感染上了HPV病毒低危型,在早期女性的陰部位置會有一些丘疹,顏色為淡紅色,隨著時間的遷移變丘疹變得越來越大,長得越來越多,并且會漸漸的隆起,突出在皮膚表面。然后再長出類似于菜花狀、乳頭狀或者是雞冠花一樣的疣體,表面柔軟,一碰就很容易出血和疼痛。感染上HPV病毒怎么辦?只要你有過性生活,不論性別,一生中可能感染HPV病毒的幾率會非常高,高達80%-90%。要是你已經感染了HPV,不想病變、癌變的話,需要盡早增強自身免疫力,讓其HPV轉陰這才是關鍵。1、提高自身免疫力,可以有助于自身清除HPV病毒的。2、使用一些可以清除HPV病毒的產品,推薦使用愛也環保婦用消毒液。4、日常加強身...
2022 .12 .08
最近有小紅薯們反映:缺了一顆牙,太害怕種牙了一直沒補,現在上面的牙落低了,旁邊的倒了?,F在不種不行了,可能還得先矯正。據全國口腔健康流行病學調查結果顯示,我國35-44歲的人群中約有1/3存在牙齒缺失,在65-74老年人群中,80%左右的人存在缺牙,而且他們中約有一半的人并沒有鑲牙,他們可能覺得點顆牙對吃飯影響也不大,懶得補了。
缺牙的危害還是很大的
導致缺口相鄰的牙齒失去支撐向缺牙處伸長。
每一顆牙齒都是一個器官,它都是有生命的,一旦拔出,它的功能也就終止了,牙齒是整個頜面系統 最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拔掉一顆牙齒的話,它旁邊的牙齒會慢慢移位。
2.咬合關系破壞。上頜的牙齒也會慢慢的下垂來,這樣咬合就出現問題了
3.還會導致牙齒其他位置出現的縫隙逐漸增寬,食物殘渣更容易嵌塞這些位置中。從而引起口臭、齲病、牙周病等。
4.導致其他牙齒松動脫落。牙齒原本緊密連接的關系被破壞,剩余的牙齒也會陸續的松動脫落,對缺牙放任不管,這顆牙可能會演變成缺更多的牙。
缺牙后3種修復方式:
1:活動假牙:它特別適合于全身條件比較差的,不能耐受手術的經濟條件一般的...
2022 .12 .07
明明剛刷完牙
口腔馬上就有異味
戴口罩時講話
總被一股獨特的氣味包圍
對著手心哈氣
差點被自己的味道送走
有研究顯示:
我國普通人群口臭患病率為27.5%
也就是說每4個中國人里,就有一個有口臭
相信很多人都有被自己或他人的口臭問題困擾過,那么口臭到底是怎么來的?
口臭主要分為兩種:生理性口臭和病理性口臭:
生理性口臭:
生理性口臭與飲食、生活習慣密切相關。
飲食習慣:食用某些刺激性味道的食物,如洋蔥、大蒜、韭菜,抽煙、飲酒等都會引起短暫的口臭;
唾液分泌少:長時間低頭看手機以及睡覺時,吞咽動作減少,缺乏吞咽動作的刺激后,唾液分泌也隨之減少,降低了唾液的沖刷和緩沖作用,而口腔中的溫度、濕度適宜細菌滋生,細菌活動作用于口腔內的食物殘渣,進而導致食物殘渣在口腔內變質腐敗,出現口腔異味。
口腔衛生習慣差:沒有掌握正確的刷牙方法,會導致牙齒刷不干凈,牙縫得不到有效清潔,尤其是不刷舌頭,很容易造成牙齒及舌背的菌斑增多、增厚,從而產生口臭。
病理性口臭
排除了以上原因的口臭,就需要引起注意了。病理性的口臭分為口源性和非口源性兩種。
據統計:8...
2022 .12 .07
如果您長期感覺胃部不適、胃脹、胃痛、胃酸、口腔異味,可能是感染了幽門螺桿菌?,F代醫學研究表明,幽門螺桿菌( Hp )是消化性潰瘍(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和慢性活動性胃炎的罪魁禍首,也是世界衛生組織認定的胃癌第一類致癌原,約90%以上的十二指腸潰瘍和70%以上的胃潰瘍存在 Hp 感染;約60%以上的慢性胃炎患者存在幽門螺旋桿菌( Hp )感染。
1.口氣重感染幽門螺桿菌后可導致口氣重,不無論如何清潔都無法祛除。還有一些患者會出現口腔潰瘍。2.反酸燒心暖氣感染幽門螺桿菌后可導致消化不良及食欲減退,常出現反酸、燒心及食后上腹部飽脹等癥狀。
3.癌變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者患胃癌的幾率,是未患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者的四倍。4.上腹痛幽門螺桿菌通過所分泌的細胞毒素和蛋白水解酶來損傷胃腸黏膜,進而出現炎癥甚至潰瘍。怎么知道自己有沒有幽門螺旋菌感染?臨床上最推薦的方法是尿素呼氣試驗。包括碳13和碳14。檢測準確性高、操作方便。治療:
15-20%的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者會發生消化道潰瘍,約1%的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者會發生胃癌。醫學專家指出:及時地...
2022 .12 .06
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被列為明確致癌物,人們對幽門螺旋桿菌的認識及防范意識依然存在不足。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與胃癌的發病有關聯的。世界衛生組織公布數據表明,全球超4成胃癌新發病例和死亡患者集中在中國,而在感染因素引起的胃癌病患中,有45%都是幽門螺旋桿菌導致,感染者胃癌風險增加4-6倍。幽門螺桿菌可以說是胃癌的最大“幫兇”。
預防幽門螺旋桿菌,4個行為不要做
1、沒有實行分餐制,不用公筷、公勺
不要和幽門螺桿菌感染者共用餐具。如筷子的接觸很容易讓感染者口水中的細菌進行傳播。在夾菜過程中也容易將幽門螺桿菌傳播給他人。家庭成員采用專碗???,有效避免交叉感染。
2、對嘴喂食
感染者互相親吻或母嬰喂食會讓口腔中的細菌通過口水進入對方體內。并且幽門螺桿菌感染者大部分發生在嬰幼兒時期。
3、生吃食物、喝生水
不干凈的食物和水源中也存在細菌,尤其是使用過的水源,也許會有別人洗手或其他行為殘留其中的細菌傳播給自己,因此食物和水源一定要加熱、消毒后使用。
4、飯前便后不洗手
身體可能會排除幽門螺旋桿菌,沾到手上會傳染別人,因此一定要勤洗手。
同時日常要注意:
1....